作者 郝晋珉
小憩出游,参访古迹,寻踪感怀。
过天长镇



千年古驿太行中,
旧治天威扼要冲。
险峻陉山恒塞北,
绵河绿水绕西东。
雄关陟步秦唐道,
土井移师晋赵通。
坦路蜿蜒穿峡过,
驱车故旅沐春风。
井陉怀古



登高览秀望三关,
石板森森车辙斑。
渭水秦皇輬帐急,
燕山大帝翠华闲,
沉舟破釜争天下,
战火烽烟抗日顽。
芳草悠悠湮古道,
沧桑退尽化新颜。
注:
(1)井陉: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(陉),井陉素有“太行八陉第五陉,天下九塞第六塞”之称。
(2)天长镇:天长镇地处河北省西南部,与山西阳泉接壤。置县始于秦,兴于汉,成于宋。唐末天长镇置天长军。宋天长镇修建井陉县治。古人云“绵河潆于前,陉山踞于后,固关之险控带西南,抱犊之雄延亘东北,上焉藩屏神京,下之保障民社,盖古岩邑也”。
(3)井陉古驿道:又称秦皇古驿道,横贯井陉,东接土门关,西连固关。周穆王西巡过井、秦始皇辒辌过井、韩信背水一战、康熙西巡、娘子关大战等,皆发生于此。
广胜寺




中镇山巅翠柏欣,
千年古刹寺双分。
龙泉海场清凉水,
拔地飞虹吉瑞云。
智慧金藏禅意染,
斑斓壁画俗香薰。
慈悲广大容天地,
梵界声名世所闻。
注:
(1)广胜寺: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,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(147年),原名俱庐舍寺,亦称育王塔院。唐大历四年(769年),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撰置牒文,奏请重建,取“广大于天,名胜于时”,更名广胜寺。广胜寺分上、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,此外霍泉海场比邻。
(2)广胜寺三绝:飞虹塔、赵城金藏和元代壁画。
(3)中镇:中镇霍山。自唐、宋以来,“五镇奇观”一直与“五岳风光”齐名,所谓“五镇”即指:东镇沂山、南镇会稽山、西镇吴山、北镇医巫闾山、中镇霍山。
飞虹塔



翠叠青山跃彩虹,
浮屠耸立接苍穹。
层雕浸染琉璃色,
角铎铮鸣警世风。
塔里乾坤心佛广,
婆娑净土大千融。
莲台说法缘生灭,
转眼兴衰万事空。
注:
(1)飞虹塔 国内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琉璃塔,八角十三层,塔身用黄、绿、蓝、紫琉璃装饰,一、二、三层最为精致,檐下有斗拱、倚柱、佛像、菩萨、金刚、花卉、盘龙、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。
(2)塔中塔:飞虹塔中空,塔底砌须弥座一方,置莲花台,中央有一尊铜铸释迦牟尼像,。巨形铜像不可能从门道搬入,是在建塔之前就置好的,这叫“先请神后盖庙”。佛像顶部有一组直通三层底面的琉璃藻井。三层正中建有一座小陶塔,称之为“塔中塔”。
赵城金藏




佛转乾坤因缘生,
广胜经书四海名。
帧包波若三界小,
卷展莲花八方宁。
农女断臂奇今古,
僧俗齐心更无争。
留的金藏传净土,
觉梦中华国运行。
注:
《赵城金藏》是金朝熙宗皇统(1141-1149) 初年,潞州民女崔法珍断臂化缘,募资所刻。因发现于山西赵城((现山西省洪洞县)广胜寺,故称亦《赵城金藏》。共有6980卷,六千多万字。今存4000余卷,稀世瑰宝,只此一部,与《永乐大典》、《四库全书》、《敦煌遗书》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。
观广胜寺壁画有感



古刹墙帷世绝伦,
明应祭殿画情真。
乡村杂剧生花丑,
府社祈仪人鬼神。
乱世僧堂逢薄命,
离乡彩绘惜望秦。
碑铭撰记云烟去,
失岸凡心逐六尘。
注:
(1)水神庙壁画:水神庙主殿明应王殿建于元仁宗延祐六年(1319),四壁满布壁画。壁画题材有祈雨降雨图及历史故事等。南壁东侧所画戏剧演出,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各种角色齐全,化妆、服装、道具、乐器、幕布、布景、舞台等都很真实。
(2)广胜寺下寺壁画:广胜下寺为元代建筑。后殿内四壁壁画被盗卖出国,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。山墙上部尚有残存壁画16平方米,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画工精细,色彩富丽,为建殿时所绘。
(3)六尘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尘。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尘之中,五欲者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也。
晋国博物馆赞





苍黄拔地古源门,
锦旆凌云霸气吞。
史乘春秋凡百载,
尘书厚土几侯尊。
沉藏窨井原车马,
大象无形旧国魂。
重现嘉禾天道佑,
唐风晋韵世长存。
注:
晋国博物馆:依"曲村--天马遗址"而建。该处发现了九组十九座晋国诸侯及夫人墓葬,十座车马坑。室内展览共有三个部分:晋国历史文化展、曲村--天马遗址考古发掘纪实展和晋侯墓地遗址展。
三晋石牌坊:博物馆门前广场的正前方,六柱五门,用“晋”字汉隶笔画为基本横竖框架,将三个晋字连体相接,中高外低。刻有“三晋之源”四字。
晋魂:雕塑在博物馆入门中轴线上。以晋文公为原型,文公立于中央,挥手前方;左右为文臣武将和手持武器冲锋厮杀的战士,脚下是战马奋蹄奔驰的四马战车,背后是象征三军的猎猎飘扬的三面战旗。气势剽悍,霸气十足。
史乘: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 晋 之《乘》, 楚 之《檮杌》, 鲁 之《春秋》,一也。”本为三国之史籍名,后泛称史书为“史乘”。
嘉禾:《尚书·归禾》:“唐叔得禾,异亩同颖,献诸天子。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,作《归禾》。
晋国历史有感

大业童言一念悬,
封唐剪叶典相传。
铜钟玉磬君王宴,
烈马兵车霸主天。
若绝三家分晋事,
应无六国顺秦篇。
公侯毕竟云烟去,
独有河山自晏然。
注:
剪桐封弟:《吕氏春秋》成王与唐叔虞燕居,援梧叶以为圭,而授唐叔虞曰:『余以此封女。』叔虞喜,以告周公。周公以请曰:『天子其封虞邪?』成王曰:『余一人与虞戏也。』周公对曰:『臣闻之,天子无戏言。天子言,则史书之,工诵之,士称之。』于是遂封叔虞于晋。
三家分晋:公元前403年,晋国卿大夫韩虔、赵籍、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,割裂晋国,史称“三家分晋”。成为春秋与战国之分界点。